2021年9月29日 星期三

书《无题(禹域多飞将)》︱微观鲁迅

时间:2023-06-27 10:44:43来源 : 长江日报

■ 薛林荣

鲁迅书《无题(禹域多飞将)》赠黄萍荪诗幅,影印于《越风》第21期(1936年10月31日)扉页,尺幅不详。释文:“禹域多飞将,蜗庐剩逸民。夜邀潭底影,玄酒颂皇仁。萍荪先生教正。鲁迅。”钤“鲁迅”白文印。1933年6月28日书写。

黄萍荪(1908—1993年),浙江杭州人,曾是《越风》半月刊编辑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《无题(禹域多飞将)》是鲁迅应黄萍荪通过郁达夫索书而写下的自作诗。尽管黄萍荪当时同浙江省党部的许绍棣(呈请“通缉”鲁迅者)等人走得很近,但到底是年轻人,又由郁达夫代为索字,所以鲁迅还是给他写了一幅字。

在《“禹域多飞将” 欲挂费踌躇》一文中,黄萍荪描述了拿到这一诗幅的情形:

1933年的一天,郁达夫给黄致一书:“有好消息面告,速来!”黄很兴奋地去了,郁去室内拿出仿澄心堂纸的书件,揭去牛皮纸卷的粘口,豁然展开鲁迅手迹。黄说他“当时获此诗幅,倒真有如握瑰宝一样的感觉。因为这是我敬爱的一位作家所喷薄出来的诗句,并通过他的智慧的手指,留下的不朽书法,应该说是比一切矿物中的稀有结晶更可贵”!

鲁迅这首政治讽刺诗,揭露和控诉的是国民党“攘外必先安内”,时局不靖、人民难安的现实。有回忆文章指出,黄萍荪悬挂了这首五绝诗后,他的表伯兼蒙师钱家治过访。钱家治即钱均夫(钱学森的父亲)认为,鲁迅此诗讽刺的是此前国民党浙江省党部“通缉”鲁迅的旧案,矛头明显指向党部,劝黄萍荪不如收起此诗幅(散木:《黄萍荪与鲁迅旧事:是“无耻文人”还是民国名编》),于是,鲁迅诗幅也就从黄萍荪的墙上取下来了。

1935年10月,黄萍荪在杭州创办小品文半月刊《越风》,任主编,这也是鲁迅家乡的一份刊物,共出二十八期。1936年初,黄萍荪三次去信邀请鲁迅为《越风》写稿,鲁迅复信拒绝,并直书云:“三蒙惠书,敬悉种种。但仆为六七年前以自由大同盟关系,由浙江党部率先呈请通缉之人,‘会稽乃报仇雪耻之乡’,身为越人,未忘斯义,肯在此辈治下,腾其口说哉。奉报先生殷殷之谊,当俟异日耳。”

意思是说,浙江党部通缉过我,身为浙江人,这点我没有忘,怎么可能在此辈治下发表文章呢?口气虽尚委婉,不失身份,但情绪已溢出纸外。

黄萍荪不甘心,此后又于三个月内七次去信,鲁迅皆未复信。

鲁迅逝世后,这首诗才与诗者见面,最早发表在《越风》第21期(1936年10月31日出刊),是黄萍荪纪念鲁迅的一期杂志,封面影印刊出了诗稿手迹。黄萍荪后来自述,在刊物封面刊登鲁迅的手迹,是冀望“杂志限期能不胫而走,小子之名亦可附骥尾而招摇过市”。这期杂志还刊出了黄萍荪的悼文《鲁迅是怎样一个人》以及鲁迅的一篇旧文《谈所谓的“大内档案”》,黄萍荪加了按语。

那这幅手迹最后去了哪里呢?

黄萍荪回忆:“1937年冬,日寇陷杭,撤走仓卒,未能身与物俱,家破,物也自然尽亡,只是不知落入谁手?”但在战争年代,身外之物,不再挂在心头。八年后黄回去一看,门庭依旧,人事全非。黄试着跑遍杭州上中下三城的荒摊冷肆,也没能找到杳如黄鹤的“禹域多飞将”。1956年至1970年,黄在阅览室中翻阅研究鲁迅的各家著作,惊悉“禹域多飞将”已落户扶桑。

1956年8月,鲁迅夫人许广平访问日本,意外地见到了这件手迹。此时手迹已经转手,被日本反原子弹、氢弹大会的事务总长(相当于中国的秘书长)安井郁所收藏。

(作者薛林荣,中国作协会员,业余从事鲁迅微观研究,致力于从日常视角探讨鲁迅的精神世界。)

【编辑:王戎飞】
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大武汉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24小时报料热线:027-59222222。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kin0207@126.com

关键词:

(责任编辑:黄俊飞)

推荐内容

Back to Top